中美高层再度通话释放积极信号 经贸与军事议题成焦点金多多
9月19日晚,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了特朗普执政以来的第三次电话会谈。在中美关系史上,如此频繁的高层直接沟通实属罕见。分析人士指出,这次通话正值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关键阶段,美方表现出强烈的谈判意愿,中方则始终秉持通过对话化解分歧的立场。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,双方重点讨论了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等核心问题。中方重申了合作共赢的一贯主张,特朗普总统也作出积极回应。他特别强调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,期待与中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。 值得注意的是,通话结束后仅两天,一个由美国国会两党重量级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就抵达北京。9月21日下午,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代表团团长史密斯众议员一行。中方在会谈中明确表示,希望美国国会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中美关系,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 这个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包括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史密斯、民主党资深议员卡纳和胡拉汗,以及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议员鲍姆加特纳等人。据透露,代表团计划在中国停留至9月23日(周四),重点就军事、外交等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。 史密斯议员坦言,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中美在经贸、军事等关键领域的对话。作为军事委员会成员,他特别表达了对两军交流不足的忧虑: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,中美必须找到和平共处的有效途径。 值得玩味的是,近年来美国国会频繁推出涉华负面法案,尤其在台湾问题上屡屡越界。此次主动派团访华,反映出美国政界对华态度正在发生微妙转变。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国会层面,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日趋务实。究其原因,美方已逐渐认识到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严重后果。 在军事领域,特朗普任内中美防长仅有过一次通话。有日本媒体透露,美方多次尝试与中方建立军事热线未果。这种求而不得的处境,恰恰暴露出美方对华战略的矛盾心理:既想通过军事施压遏制中国,又担心局势失控引发冲突。用美方自己的话说,就是寻求可控的竞争——这种在红线边缘试探的做法,自然难以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。 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企稳迹象,表明特朗普政府开始意识到极限施压策略的局限性。在调整对华政策的同时,美方正试图通过高层对话缓解紧张局势。但专家指出,仅有对话远远不够,美方需要拿出实际行动展现诚意。 特朗普已表示计划于2023年初访华,这反映出中美之间仍存在重大分歧,特别是在经贸领域。虽然双方已进行多轮谈判,但进展有限。症结在于美方常在谈判前夕采取挑衅行动,这种缺乏诚信的做法严重影响了谈判效率,也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主要障碍。 发布于:天津市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